祥瑞:王莽和他的时代(出版书) - 祥瑞:王莽和他的时代(chu版书) 第31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esp;&esp;解光弹劾的结果是,刚增加了封邑的王根,因为立刘欣为太子时说过好话,所以仅被“遣就国”;王况是前任大司马王商之子,被免为庶人;凡是由王根、王况举荐在内廷担任近臣的人一概逐出。

    &esp;&esp;王氏家族到此地步,基本上算是退出刘欣一朝的权力场了。王莽担任特进、给事中,可以通过列席廷议了解朝廷事务,但没有决策权;内廷的近臣里,还剩下王去疾和王闳 16 ,这兄弟二人是王谭之子,前面已经说过王谭与王凤关系很差,一直是王氏家族的另类。

    &esp;&esp;不管怎样,刘欣的目标并不是要灭掉王氏家族,而是在合法框架下消除外戚过重的权势。转眼到了次年正月,刘欣正式改元建平(公元前6年),大赦天下。

    &esp;&esp;司隶解光又站了出来,这一次,他弹劾的是赵氏家族,而且也是汉成帝时期的旧事。

    &esp;&esp;这桩旧事,可能在汉廷已经广为人知,不然解光何以知之?此即赵氏姐妹暗害汉成帝其他妃嫔所生子嗣、致使汉成帝绝嗣之事。解光认为,谋害皇帝后裔这样的事情罪大恶极,要遭天谴,结果凶手的家族不仅没有被惩治,还当了皇太后,封了侯。建议重治赵家。

    &esp;&esp;议郎耿育随即上书,委婉地谈了另一番道理:赵氏家族这件事的确非常恶劣,但是皇家的龌龊事情最好不要大张旗鼓地张扬出去,有污皇室声誉。而且,比起赵太后当年主张立您为太子这样光辉灿烂彪炳日月的大事,别的事再恶劣也是次要的。

    &esp;&esp;耿育其实是告诉刘欣,如果不是赵氏姐妹害的汉成帝绝嗣,哪里轮到你来当皇帝呢?所以做事不要太绝。

    &esp;&esp;刘欣本来也没想把事做绝,他将赵飞燕的弟弟新成侯赵钦和赵飞燕的侄子咸阳侯赵 免为庶人,赵氏家族只有这两位列侯,夺爵之后,家族就败落了。但是赵飞燕本人因为帮助过刘欣,得到了傅太后的厚待。

    &esp;&esp;解光上奏的结果,就是赵氏外戚硕果仅存的皇太后赵飞燕被傅、丁外戚收编。王氏家族则被进一步孤立,成为傅、丁、赵三家的对立面。

    &esp;&esp;在朝廷打击王氏家族时,王政君下了一道诏令,要求王氏家族名下的田地,只要不是用作墓园的都无偿分给贫民耕种,这明显是一种身段柔软的反抗。王政君以“至尊”身份来收买民心,表现仁慈,刘欣未必高兴,但也说不出什么来。

    &esp;&esp;于是,在官吏和平民眼中,以往骄奢yIn逸的王氏家族已经改弦更张,倒是傅氏家族变得咄咄逼人。

    &esp;&esp;王政君以七十岁高龄和太皇太后的身份,出行时都让亲属在前面领着,以避开丁氏和傅氏,以免被新贵侮辱,路人看到此情此景,有人同情地哭,这种对王氏的同情成为后来王莽复出的民意基础。

    &esp;&esp;打击了王、赵两家,刘欣并不是要为傅、丁两家腾地方。他频繁更换大司马,师丹之后,傅氏家族的傅喜、傅晏和丁氏家族的丁明先后出任大司马,每人在职的时间都不太长。可以说,在董贤崛起之前,大司马的职位已经不如从前那样具有权势,更像是慰劳外戚的顾问之职而非辅政的权臣。

    &esp;&esp;傅太后也没有像当年王政君那样,把大司马当作外戚牢牢把控朝政的关键,而是将Jing力放在一些无足轻重的挟怨报复上。刘欣的即位给了傅太后一抒胸臆的机会,将她多年来压抑的愤懑之情肆意释放,造成刘欣执政前期非常不雅观的内廷形象,反而衬托出王氏家族的正当性。

    &esp;&esp;傅太后这么做,也是人之常情。早在汉元帝时期,她与冯昭仪一时俱为皇帝宠妃,王政君是一个连失宠都谈不上,属于“无宠”的皇后。而且,傅太后的儿子也很为汉元帝喜欢。但就算如此,最终大位仍然由王政君的儿子继承。多年来,傅太后一直作为定陶王的亲眷待在外藩,受定陶国相的辖制,也不得不经年累月地向汉成帝母子朝请、进献。她宠爱的儿子定陶王很早就去世了,这势必增加了她的压抑和痛苦。如今,孙子荣登大宝,她没有理由继续压抑自己了。

    &esp;&esp;然而,傅太后似乎从未认识到,政治的本质在于决断国家施政的路线,她不明白达成政治意图的途径是夺取重要的职位,更不明白只有路线清晰且职位稳固,才能进一步谈论划分敌友,争取同盟,打击异己。换言之,傅太后不具有政治头脑。


下载app进行无广告阅读!

【1】【2】【3】

添加书签

站长有话要说

希望大家下载本站的app,这样就可以永久访问本站,app没有广告!阅读方便

后期会推出留言功能,你们提交你们喜欢的小说,我来购买发布到本app上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