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水dao捡来的男朋友 - 分卷阅读27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遗传病筛选以及基因重组和修复,这些在胚胎尚处于发育阶段时是具备可Cao作性的。

    但林言之在做的,应该说已经做到了的,远不止于此。

    他在性状成熟、发育完全的个体上,成功实现了从打破基因序列、修复基因,直至基因序列重组的全过程。

    如果说原先的方案造福的是那些尚未出生的孩子。那他们现在所做的,就是给所有受遗传病所苦的病人,无论是一两岁的稚童或是七八十岁的老人,一条一劳永逸的活路。

    想到这儿,不只是秦梧,实验室里的众人也是心chao澎湃,脸都憋得通红。

    “继续实验。”

    林言之合上资料放到一旁,拿起饵料继续逗弄起缸里的小鱼。实验数据与他预先推算的并无出入也毫无惊喜。

    对他来说,这只是一个开始。

    秦梧愣了愣,“目前实验数据已经足够申请开展临床了,对照实验您看还有必要再继续吗?”

    林言之看了眼秦梧,随即抬眸看向众人,“你们觉得我们在研究什么?”

    大家面面相窥,不太明白项目都进行到这一步了,林院士怎么还会问这么个明摆着的问题。

    答案太过明显,倒搞得他们一时不敢开口,生怕说错话献了丑。

    在一阵难熬的沉默中,一名身材瘦小的女研究员犹犹豫豫地回道:“通过药物干预影响遗传病患病几率?”

    林言之站起身走向女研究员,他弯下腰看了她一会儿,像是在打量些什么。

    看着近在咫尺的男人,女研究员不由得咽了咽口水,两颊滚烫。艳丽的红晕映在她蜡黄的皮肤上,成了不那么好看的橘色。

    林言之低声笑道:“通过药物干预影响遗传病患病几率?那是他李荣辉留下的烂摊子,不是我林言之的。”

    李荣辉不止是前任院长,更是华国赫赫有名的生物科学院士。听他如此口气,在场研究员脸色都不大好看,纷纷噤声不敢接话。

    林言之拿起桌上放着的DNA模型,手指灵活地拆解着基因序列,声音不冷不热:“在胚胎发育阶段对带病基因进行筛选,通过药物修复或是重组基因序列。说来好听,也不过就是在同一张桌上来来回回洗着同一副牌。”

    几句话的功夫,结构繁琐的双螺旋状模型被他拆分成了碎片,略显凌乱地撒在桌上。

    林言之抬头看向一众研究员,“如果诸位只是来我这里洗牌的,现在牌已洗好,你们也可以带着实验数据离开了。”

    三百多平方米的实验室内站有五十来名研究员,此刻却鸦雀无声。话听到这儿,大家心里都有了计较。

    众人一改方才难看的脸色,迫不及待地追问道:“您的意思是这个项目到这里您就退出不做了?”

    有人则问得比他更切题:“那项目署名上您看?”

    林言之缓步走回桌边,“既然不是我的项目,为什么要写我的名字。”

    他的项目,才刚刚开始。

    众人闻言都不禁面露喜色。

    研究院里对林言之心怀不满的人少说也有半数,这背后最主要原因就是林言之有一特遭人恨的习惯。

    凡是属于他的项目,不允许除他以外任何人署名。所有参与项目的人最多也只能在助手那栏找找存在感。

    不是没有人为此去找院长说理,无奈说到最后却发现他们这群自诩资深的研究员,在整个项目中实际发挥的作用微乎其微。真要算起来,可能连“助理”二字都显得多余。

    长此以往,哪怕研究院里无人不清楚林言之的能力,却没有几个人愿意同他共事。

    这次要不是有秦国昌在后头大力支持、漫天画饼,在场五十来个研究员估计连一半儿都凑不齐。

    不管这群人最初是因为什么才过来,项目在短短不到一个月内就能推进到这一步,已是远超众人预期。

    他们也不得不承认,这耗时已久、被寄予厚望的课题其实早就是半死不活,一直到交到了林言之手中,才算是真正活了过来。

    就是这么个所有人都眼巴巴盯着的香饽饽,林言之竟连看都看不上。不过这也给了在场众人一个机会。

    一个接近学术界最高奖项的机会。

    一个足以留名青史的机会。

    林言之倚在窗边,百无聊赖地听着一群穿着白大褂的学界泰斗,急不可待地用着恭维客套的话打着勾心斗角的仗。一个个恨不能现在就把自己的大名烙在项目报告的封面上。


下载app进行无广告阅读!

【1】【2】

添加书签

站长有话要说

希望大家下载本站的app,这样就可以永久访问本站,app没有广告!阅读方便

后期会推出留言功能,你们提交你们喜欢的小说,我来购买发布到本app上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