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 诸朝帮我收集历史文物[直播] - 第109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众弟子认真回应。

    日后教出了法学家李悝的子夏望着天际,心里默念:“科学的国度,从来没有神明。”

    最开始,情绪有些怀疑,带着一丝几不可察的恐惧。

    慢慢的,底气足了许多。

    到最后,陷入到一种难言的兴奋之中。

    得无神已交,自谓肩可比。凡人也能用其所长与神明比肩!

    【后来,祖冲之博学多才的名声传扬到宫廷里,南朝的宋孝武帝很欣赏祖冲之,派他到总明观任职。

    总明观是南朝等级最高的科研学术机构,相当于古代的中国科学院,内分设有文、史、儒、道、Yin阳五门学科,分科授课,藏书浩如烟海。

    热爱斗转星移的祖冲之一下子如鱼得水,他如饥似渴地阅读天文、历法、术算等方面的书籍,眼界与学识得到了极大拓展。】

    画面中,学子们行走在观内,人手捧着一本厚厚的典籍,丰富的书海看得观众羡慕不已。

    “好多书啊!屋子都堆满了。”

    “它叫科学院,里面的人是不是都是科学家?”

    春秋时期的Yin阳家学派表示很满意,这南朝挺上道的嘛,带他们Yin阳家玩,有眼光。

    没被点名到的墨家弟子们闷闷不乐,觉得这宋孝武帝目光真短浅,居然不在观中设立墨家学科。

    颜回对孔子说:“老师,我建议学宫也建立一个像这样的图书馆,供学子们免费阅读,增长学识。”

    子贡举手:“我同意。”

    孔子欣然道:“善。”

    三国时期。

    曹Cao看着士人们涌入的场景,怦然心动,好多人才啊,恨不得全部打包带走。

    藏书曹Cao灵光乍现,想起了一人。

    他好友蔡邕的女儿蔡文姬。

    蔡邕生前最喜收藏图书,国子监里的藏书都比不上他家里的书库丰富,后来蔡邕死了,把四千多卷藏书留给了他的女儿蔡文姬,蔡文姬被匈奴掳走时这些藏书流失了许多,回来后一直在重新整理抄录。

    如

    果用蔡邕的藏书办一个图书馆教化民生的好事,依蔡文姬的性格来看,约莫是愿意的,到时候图书馆馆长的位置也可交由蔡侄女来做。

    蔡侄女赚名声,他赚士人民心,两全其美的好事不是。

    曹Cao一阵美好畅想,脸上扬起了笑容。

    悠扬的背景音引得曹Cao回神,见天幕中的祖冲之来到一个堆满竹片的房间。

    【祖冲之在总明观的岁月里,不仅致力于探索天文学的奥秘,还投身于一项令他深感着迷的学术研究——计算圆周率。】

    【圆周率的应用很广泛,尤其在天文、历法方面,凡牵涉到圆的一切问题都要使用圆周率来推算,如何正确地推求圆周率的数值是世界数学史上的重要课题,中国古代数学家们也对这个问题十分重视,很早就开始了相关的研究工作。

    东汉时期张衡算出圆周率约为3162,三国时期王蕃算出圆周率约为31556,魏晋时期,数学家刘徽首创了一种叫做割圆术的全新算法,将圆周率Jing确到了31416。

    祖冲之本人对刘徽非常推崇,他认为自秦汉以来推算圆周率最Jing确的学者是刘徽。

    但,还不够。】

    【祖冲之看来,刘徽并未做到极致,将圆周率推算到极致的那个人会是他,南朝的祖冲之。】

    三国时期,刘徽闻言眯起了双眼,小辈好狂傲的口气。

    割圆术是他日夜冥思苦想得来的计算方法,不可能有计算圆周率的方法比它更先进,他倒要看看,祖冲之有什么方法能推算得比他Jing准。

    【据史料记载,祖冲之设置了一个直径一丈的圆,使用割圆术割到24576边形,然后求得内接正多边形的周长为“三丈一尺四寸一分五厘九毫二秒七忽到三丈一尺四寸一分五厘九毫二秒六忽之间”,即π介于31415926和31415927,相当于Jing确到小数第7位。

    并且给出了圆周率π的两个分数形式:22/7(约率)和355/113(密率)。

    从祖冲之数学水平来看,他应当突破了刘徽的割圆术,使用的是周长法,通过计算正多边形的周长,用周长与直径的比值来计算圆周率。但当时祖冲之是如何测量、如何计算,至今仍为未解之谜。

    没有Jing细的测量工具,仅仅依靠一些小竹片,通过对它们排列组合来得到不同的数值,听上去过于不可思议。

    更令人惊讶的是,现代人们用计算机测量圆周率,发现老祖宗计算出的圆周率后在小数点后六位Jing度上完美符合,没有丝毫误差!】


下载app进行无广告阅读!

【1】【2】

添加书签

站长有话要说

希望大家下载本站的app,这样就可以永久访问本站,app没有广告!阅读方便

后期会推出留言功能,你们提交你们喜欢的小说,我来购买发布到本app上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