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春山 - 分卷阅读14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今晚邱氏和孙氏也出来了。

    顾玉汝和薄春山先出来的,两人去灯市上玩了一会儿。

    等邱氏和孙氏出来后,顾玉汝与她们汇合去走百病,薄春山则去衙门。

    今天这么热闹,人多就容易出事,所以今天衙门里的人都没下差,不光巡街的衙役出来了,连民兵们都全部出动了,防止发生拥挤踩踏或是走水的事情。

    顾玉汝左手提一个灯笼,右手提了个小瓦罐。

    瓦罐巴掌大小,上头拴了根麻绳,刚好可以提着走。

    “你这提的是什么?”见到女儿后,孙氏好奇道。

    顾玉汝脸色有点窘,不光天黑,倒也看不显。

    “捞的小鱼。”

    “你跟春山去捞小鱼了?”孙氏诧异道。

    所谓捞小鱼,是当地一种取乐的游戏。摊主用一个大木盆,里面装了水,和很多小鱼苗,一文钱捞一次,捞上来多少就可以拿走多少。

    当然肯定是有规则的,例如只能下手捞一下,还例如那捞鱼用的小鱼网是大眼混着小眼来的,也就是说很可能你下网了,也捞起来了,但手脚不够快,或是鱼苗太小,就会顺着网眼里跑掉。

    当时捞的时候不觉得,顾玉汝还玩了三文钱的。捞完也不觉得,因为前两次她一条也没捞到,最后一次换了薄春山,他一网下去捞了十几条,差点没让摊主赶人,所以当时顾玉汝还挺得意的。

    可此时让亲娘问起来,她感觉有点窘了。

    “就是玩玩。”她含糊道,把小瓦罐从左手换到右手。

    “你俩还是小孩子呀。”孙氏摇头感叹。

    邱氏笑着道:“就是小啊,在咱们面前可不都是小孩子。走吧,再不走,人更多了。”

    确实人越来越多了,似乎整个县里的人都出来了。

    三个妇人结伴而行,跟着人群往前走,逢桥踏桥,逢路过路。

    按照走百病的规矩,走过的桥越多越好,所以越是到了有桥的地方,越是人多。人多就不怕会出乱子,所以入目之间多是妇人结伴,倒是极少见着有男人随行。

    三人走了很久,走到感觉到累的时候,便有目的性地往回走。

    定波县城只有两处城门,上县一处,下县一处,她们打算去下县那处城门摸门钉。孙氏再三要求一定要摸门钉,一般去摸门钉的都是成了亲但还没有生孩子的年轻妇人,‘钉’音同‘丁’,有求子之意。

    估计县衙也知道这个规矩,今天的城门虽还有人看守,但通往城楼之上的路大开,让百姓都可以上去。

    守城门的民兵似乎见过顾玉汝,离得老远就在叫大嫂。

    走近了顾玉汝才认出来,是当初去薄家帮忙挖地窖的民兵,只是她不记得什么名字。

    “大嫂,你叫我猴子就好了。是要上城楼吗?今天可以随便上去的。”

    “你们怎么在守城门?”

    猴子面露几分苦色,道:“是老大要求的,每天都会抽出几个人,帮着民壮守城门,今天刚好轮到我。”

    顾玉汝点点头,和孙氏邱氏上了城楼。

    城楼上果然有很多人,而且都是年轻的小媳妇们,在长辈的陪同下。

    上来其实就可以下去了,不过因为登城楼很稀奇,所以很多人都会在上面站一会儿,看看四周的景色。

    顾玉汝也站了会儿,还往下往外看了看。

    今晚有月,月色迷人。

    她往外看时,就见得远处似乎有什么东西正朝这里疾驰而来。

    越来越近了。

    到了近处才发现是三个骑着马的人,他们的速度极快,如风驰电擎一般。

    因为今晚是上元节,所以城门是没有关的,他们在临近城门后,也丝毫没有减下速度的意思。

    “是谁?”

    “来人放慢速度!”

    显然城楼虽大开,但也不是没人把守,很快就有人在城楼上冷喝道。

    城楼上的人群一阵阵慌乱和sao动,城楼下面正凑在城门前摸门钉的百姓们也发出阵阵惊叫声。


下载app进行无广告阅读!

【1】【2】

添加书签

站长有话要说

希望大家下载本站的app,这样就可以永久访问本站,app没有广告!阅读方便

后期会推出留言功能,你们提交你们喜欢的小说,我来购买发布到本app上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