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见 - 分卷阅读63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没事,吃不完可以打包嘛。”穿着围裙的阿姨走过来取单子,友善地打量于燕,“姑娘你是岚城人吗?”

    “不是,我是遥省人,在上海打工。”

    “诶呦,那蛮本事的。”她笑,“蒋医生等等也应该,人家难得过来一趟。”

    “是。”他应道。

    阿姨笑盈盈去了,于燕感觉他俩挺熟,问了蒋攸宁才知她是这儿的老板娘。

    “她知道你是医生诶。”

    “她丈夫来医院看过病。”

    “什么病?”

    “初期以为是肺癌,后来被判定是误诊。”

    “啊?”于燕愣住,“怎么会这样?”

    蒋攸宁说,“那年他回老家过年,因为持续咳嗽,痰中带血,去当地医院做了肺部CT,初诊为肺癌。”

    “后来呢?”

    “后来他们回来开店,转诊到岚城医院,我给他重新做了气管镜检查。”他回忆那次检查的细节:他在肺部团块里找到一个所谓的新生物,去掉它的表面物质以及周围的炎性肿胀组织后,它竟然开始松动了,取出来发现是半颗掉落的牙齿。

    “牙齿?”于燕惊讶,“这太不可思议了。”

    “应该是意外吞咽,再掉进肺部。”

    “为什么当地的医院检查不出来?”

    “可能是过于依赖CT结果,气管镜检查不太仔细。”

    “那——你难道一开始就不相信他是肺癌?”

    “会有怀疑。”蒋攸宁说,“他年纪不大,没有不良的生活习惯和家族遗传史,咳嗽和痰血也不是慢性发病逐渐加重,所以,我在做检查时会更加小心。”

    “如果他们没有来大医院,就会以为自己是确诊了吧。”

    “也不一定。人在疾病面前的反应力是会变化的。面对小病可能还不太在意,但危及生命,人们总会想法设法寻求更好的治疗方法。”他给她倒水,“他们转诊到任何一家医院,或者要求当地医院的医生再复诊一次,说不定也会发现这是乌龙。”

    “但相比之下,大医院的医生水平高,仪器好,误诊率肯定小得多,如果他们一开始就在大医院就诊,也就不用担惊受怕。”

    “这是假设,大部分人还是会就近就医。”

    “所以这才显得不公平。”于燕有些失落,“大城市里的人看个感冒可以去社区医院,也可以去三甲医院,但农村里的人只有得了大病,还是在经济能力足够的前提下才能去大医院治疗,更多的时候,不是没钱折腾,就是被学术不Jing的庸医耽误了病情。”

    蒋攸宁看着她:“怎么了?你是对现有的医疗体制不满意,还是对医生群体有意见?”

    于燕看着杯子里的茶水,氤氲的热气在杯壁遇冷,凝成密密的水珠:“蒋医生。”

    “?”

    “你觉得免费医疗可行吗?”

    “不可行。”

    她意外他的直接:“为什么。”

    “免费不是公平的催化剂。”他语气平静,给她举了个例子,“如果一个人得了感冒,去医院免费打点滴,好了他会很开心,但如果他得了癌症,医院替他免费治疗,但到最后依旧回天乏术,你觉得这结果能接受吗?”

    “……能吧,只要大家都尽力了。”

    “那对于那些同样得了癌症,但排在那人后面的患者来说,他们能接受吗?

    “他们可能只来迟了一步,但床位被他占了,药被他用了,他们排队等了几天几周甚至几个月,可能有的支持不住走了,有的一期二期被拖成了晚期,这样一来,那人的生不过是抢占了先机,死反而是浪费了资源,你觉得这公平吗?”

    于燕摸着光滑的杯身,没有说话。

    “再举个例子,有人摔了腿,去医院止了血就回家,但有人摔了腿,止完血还要求包扎,要求拄拐,伤口好了还要植皮,听上去很正常,但只要每个人‘治愈’的标准不一样,就意味着免费医疗对病人的投入会有很大差别,医疗资源的分配反而更不均衡。”

    于燕想了会儿:“而且人的性格不同,可能老实巴交的人不敢要求多治,胡搅蛮缠的反而获利更多。就算医疗资源多到能满足所有人的需求,也可能滋生独占、抱团、交易、无端浪费等问题。”

    “对,所以免费可以保障基本需求,规定下限,比如免费疫苗,免费体检,但它控制不了上限,因为健康是人的需求,而需求涉及人性,人性是很难满足的。”

    “……嗯。”

    他安静地看着她:“你今天不开心吗?”


下载app进行无广告阅读!

添加书签

站长有话要说

希望大家下载本站的app,这样就可以永久访问本站,app没有广告!阅读方便

后期会推出留言功能,你们提交你们喜欢的小说,我来购买发布到本app上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