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这套模板,基本上只要是个具备正常智商和逻辑、能把话讲清楚的,作文分数就都不会太低。
如果观点新颖深刻、文笔还过得去或者字特别好看工整,分数将继续攀升。
江一则不善于阅读文艺作品,但是他脑子很好,擅长一针见血地理解题干。
靠着自己的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加上从赵无眠那儿学来的作文技巧,最终在高考考场,江一则作文拿到了50分。
一个虽然比不上赵无眠,却也是作文阅卷中慎之又慎后才会给出的高分。
江一则没有去想过为什么他都吃透了赵无眠的作文,分数却还是隔着不可逾越的鸿沟。
因为他很清楚,赵无眠的作文是活的,是浑然天成有生命的;
而他写的东西,就像是蜡像馆里的假人,再怎么Jing致别人顶多夸一句“栩栩如生”。
在赵无眠众多的作文里,有一篇文章是关于理想的。
这篇就属于典型的、极不适合江一则学习的那类。
赵无眠在1000字的篇幅里,写出了个超短篇小说。
有头有尾,还有戏中戏和反转。
这篇作文的题目叫《沿溪小记》。
「和这个世界上的许多人一样,张三每天都过得不好也不坏。
他饱食终日却无所追求,肚子鼓鼓囊囊,脑袋空空如也。
某天,张三在报纸上学到一个没见过的词:理想。
张三不懂但觉得新鲜,把这个词含在嘴里成天念叨。
旁人多觉得他有病,他却心情好了不少,甚至有雅兴出门散步。
张三路过一个以前从没注意到的书摊,摆在最外头的是一本叫《沿溪小记》的书,看起来年纪与他相仿。
张三翻了几页,渐觉有趣,只见那书里写着:
“和这个世界上的许多人一样,张三每天都过得不好也不坏。
他饱食终日却无所追求,肚子鼓鼓囊囊,脑袋空空如也。
某天.......”
...
...
...」
江一则第一次看到这里,差点以为赵无眠是为了多凑几十个字才写出这种俄罗斯套娃。
但故事的节奏从这里快了起来。
张三开始每天都出门来书摊看这本书,他的生活发生了变化。
有时,书中人物的经历会莫名其妙地触动他,让他不愿再像从前那样毫无意义地日复一日,他会独立思考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去找些“诡异的事”做——像是读书、思考、关心身边人的境遇;
有时,是书里的人物先发生了变化。
张三滞后一步,在书中人物事例的鼓舞下,如影随形也产生了一样的改变。
只是不知为何,张三从没意识到这书有什么问题。
张三和这本书,时而张三的时间线在前,时而书里的时间线在前,反复横跳没有逻辑。
就在江一则以为赵无眠要将这种你套我我套你的东西写到结尾的时候,赵无眠突然一个刹车:
「滋滋滋——
我的头有点痛,晕晕的。
可条件反射让我伸手按掉了闹钟,起床、刷牙、洗脸、吃早餐,然后背着书包上学。
希望大家下载本站的app,这样就可以永久访问本站,app没有广告!阅读方便
后期会推出留言功能,你们提交你们喜欢的小说,我来购买发布到本app上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