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科举奋斗史 - 分卷阅读124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反正再坏,也坏不到哪里去。看在白鹭书院的份上,他应该不会沦落到三甲。

    如此一琢磨,赵青昭心里也就有底了。

    藩镇、平戎、变法、举贤、以夷制夷

    仔细的浏览了这些题目之后,赵青昭开始破题。

    因为不知道这次考试官偏爱那种风格,是以赵青昭打算就用自己的风格。

    思考了一刻钟之后,赵青昭提笔开始书写。

    他决定从江山社稷出发,立足于人民,以推动社会发展为目的,足一献策。

    只要是为了国家,为了百姓好的。赵青昭就愿意,就敢写。

    当然他也不会写的太超前,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从封建制度过度到社会主义制度,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现在封建制度正兴起,他还没有这么大的能量去干涉社会的进程。

    “周唐外重内轻、秦魏外轻内重、各有得失论天下之患无常处也、惟善谋国者、规天下大势之所趋、揆时度务、有以制其偏倚之端、则不至于变起而不可救。夫立国之初、每鉴前代得失、以定一朝之制、时势所迫、出於不得不然、非能使子孙世守以维万世之安也。……如因四朝之乱弱、而归咎其祖宗立国初制之不善、则天下岂有无弊之法哉”

    撤藩是一定要撤的,若是放任藩王做大,魏国必有内乱。

    将第一题之后,赵青昭轻吐了一口气。

    痛快!他写的太痛快了!

    他搁下笔,才发现时辰已经不早了。

    赵青昭见状,收好试题便开始做午饭了。

    今天早上他超常发挥,已经把第一题做好了,今天下午再做一题,晚上还可以顺便把第三题的大纲理一下。

    明天的状态肯定不如今天,能写完两题就不错了。

    第五题的题量不小,第三天得好好琢磨琢磨。

    思考间,午饭已经煮好了。他将盛面的碗高高的放在桌板上,低下头开始处理炭火。

    他生火生的快,也没有在炉子里放太多水。

    是以,也没有用多少碳。

    贡院里的碳都有定量,若是白日里用完了,夜间就没有了。

    赵青昭身体好,白日里就算在冷,他也是轻易不肯多用碳的。

    晚上比白天难捱多了,还是得省省。

    吃完晚饭,赵青昭就马不停蹄的开始写第二题了。边境这几年一直摩擦不断,朝廷就主和还是主战这个问题一直争论不休。

    吵了这么多年,一直都没吵出个结论,拖到了现在。

    安正帝毕竟老了!不会轻易挑起战火。

    赵青昭将思绪拉回到试题,主和便是与虎谋皮,只有把他们打怕了才能永绝后患。

    其实,最理想状态是把地盘划到自己家,算了,太遥远了。现在说这个没意思。

    五饵三表是贾谊给汉文帝的抵御匈奴的建议,三表是说爱人之状、之技、之道,也就是落后的会羡慕代表先进文化和生产力的,五饵就是给匈奴好处,让他们自己“向化”。说白了就是妄想给匈奴点儿先进的东东和实惠,他们就转变成“文明人”了,就不侵略了。

    关键还是实力。班固说的是对的贾谊到底是书生意气,以为美色美食珍珠财宝就能成为武器了,这和当年齐人叫嚣,以信义为干橹是一样的蠢不可及。

    “吾尝读贾谊新书、观其上书文帝、请试以属国之官以主匈奴、当挟五饵三表之说、系单于之颈而致其命。其所谓三表、则曰爱人之状、好人之技、仁道也、信为大Cao、常义也、爱好有实、已诺可期、十死一生、彼将必至。……若贾生之说、虽时或有效、何足取哉。此班氏所为良史欤。”

    写完第二题,已经酉时二刻了。

    稍稍的超出了赵青昭预计,但是还好并没有超出很多。还在赵青昭的掌握之中。

    收好试卷之后,赵青昭没有急着做晚饭,起身开始活动。


下载app进行无广告阅读!

【1】【2】

添加书签

站长有话要说

希望大家下载本站的app,这样就可以永久访问本站,app没有广告!阅读方便

后期会推出留言功能,你们提交你们喜欢的小说,我来购买发布到本app上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