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家致富考科举 - 第50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因为他父亲在南城开了间当铺,赚了不少银子,便花了几百两银子给唐秋芳捐了个例监。所以唐秋芳不愿旁人说他那秀气文雅大名,又不愿旁人喊他通俗贴切外号,只要旁人称呼他唐监生。

    唐监生天资聪颖,机智过人。只是不在笔头功夫,做八股文章上。在自家柜上算账倒也勉强,一旦多写几个字便会头疼不已。

    唐监生聪明伶俐在于他最擅长口头功夫,一张嘴便舌灿莲花。寻常小事往往被唐监生说得妙趣横生。若有奇闻逸事,一经他口,更是Jing妙绝lun。

    谢凡虽然喜欢在心中默默吐槽,却没有唐监生这样的好口才,心中不禁十分羡慕。便也有意与他结交。

    两人互换姓名籍贯,又论了长幼齿序。倒是唐监生年长谢凡一岁。

    唐监生出身富家,也好广交朋友。知道谢凡是个年轻轻的举人老爷,高低要请谢凡喝酒吃饭。谢凡推辞不过,便随唐监生与王举人一道去吃了一餐。

    北京城里秋冬季节天气寒冷,因此多吃羊rou,席间便有羊双肠、带油腰子、爆炒羊肚等菜。

    唐监生连连敬酒劝盏,谢凡陪了一杯便觉得这酒入口辛辣,远胜南方米酒。只喝了一口便满脸通红,只好出言婉拒。唐监生酒品颇好,也不勉强劝酒,只与王举人畅饮一番。他酒量惊人,酒过三巡,大脑袋上闪耀着喜悦的光芒。却丝毫没有醉意。

    倒是王举人几杯酒下肚,便有几分醉态,面色chao红,说话口齿不清起来。唐监生方才停杯。

    酒足饭饱,店伙计又上来两味甜点,是冬枣和果子露。

    谢凡万万不曾想到能如此丰盛。北京城中酒醇rou美,尚在谢凡意料之中。隆冬时节更有鲜枣,却叫谢凡颇有些吃惊。

    饱餐一顿,谢凡与王举人皆觉得心满意足,连声称赞,感谢唐监生招待。

    唐监生见客人满意,自己作东道主也是面上有光。一时间宾主尽欢,又相约待谢凡会试得中三人再聚。只不提王举人中式。

    三人欢欢喜喜各自回家不提。

    此后谢凡倒是想着出去玩耍,可惜会试临近。所谓“临阵磨枪,不快也光”。虽然中式与否不只靠这几日用功,谢凡也不敢再懈怠。只推辞了一应社交应酬,专心致志在家来温书。

    每日起床便开始读书,睡前还要点灯再写篇一文章才休息。

    过新年

    谢凡将近来听闻种种国家大事都铭记于心,整日闭门不出,一一整理分析。盐税、田赋、西北边患、东南海寇,甚至干旱地震等等天灾,每一类型,谢凡都写了一套应对之策。

    “也不知道能不能打中题目。如果中不了贡士,就当不了县令了。

    如果成绩好一点,中个乙榜举人也是不错,可以去府、州、县学充教职。

    如果落榜,害。我毕竟还没满十八,三年一场,再考三场我也才不到三十。还年轻着呢。许多进士都是三十来岁的。”

    他暗自想着,心中对前途又多了几分期待。

    因为会试录取人数较少,有大量举人虽然有真才实学,却遗憾落榜。所以自从洪武年间起,朝廷为了鼓励落第举人,也为了选才无遗漏,收拢“遗才”,便于正榜之外,额外增设副榜。

    副榜举人又被称“备榜举人”或“乙榜举人”。这些举人虽然没有考中进士,但是朝廷也会任用会试副榜举人充任各地府、州、县学的教官。

    县学教谕品阶较低,许多举人不屑一顾。所以竞争并不算十分激烈。但教谕干得好,也能升知县。谢凡觉得也算是个出路。

    每天读书备考,十分充实,谢凡只觉时光飞逝,转眼便新年将至。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在北方过新年,习俗与江南又有所不同。

    谢凡处于前世观念,对于过年过节不如周围人那般郑重其事。陆家父子与张世贤每日忙于生意应酬,所谓“商人重利轻离别”,常常不在院中。

    但是自从腊月之后,随着新年将近,城中商户渐渐开始闭门歇业,路上行人也都行色匆匆。陆家父子与张世贤也没多少生意可谈,留在家中的时日渐渐增多。

    虽然院中四人都满腹心事,又远离家人。出门在外,对过年过节都不甚在意,可架不住尤厨子是个十分积极热心的。

    腊八当日,尤厨子便早早起床熬煮了一大锅腊八粥。又大着嗓门在院中高喊了一句:“过了腊八就是年!”招呼众人起床。他嗓门洪亮,又有意提高音量,一时众人都从睡梦中被吵醒了。


下载app进行无广告阅读!

【1】【2】

添加书签

站长有话要说

希望大家下载本站的app,这样就可以永久访问本站,app没有广告!阅读方便

后期会推出留言功能,你们提交你们喜欢的小说,我来购买发布到本app上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