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尼lun迅速合上笔记本:
“明白了,我这就去组织团队,按照您的指示修改方案,确保在明年初无缝启动计划。”
“很好。”奥观海点点头,“尽快给我看修改稿。”
“是。”多尼lun和劳斯同时应道,转身告退。
走出椭圆形办公室,厚重的木门在身后关上。
走廊里安静无声。多尼lun忍不住停下脚步,看向劳斯,压低声音急切地问:
“皮特,刚才……‘随他们去’?这……”
劳斯没有立刻回答,他向前走了几步,来到一个更僻静的转角处,才转过身。
他伸手轻轻拍了拍多尼lun的肩膀,声音压得极低,语速缓慢而清晰:
“汤姆,我们是谁的人?”
多尼lun一怔:“当然是……”
他指了指椭圆形办公室的方向。
“没错,我们是私人幕僚。”劳斯耸了耸肩“我们只对他本人负责,也只服务于他个人的政治生命和长远利益。”
“不是美国也不是驴党。”
“想明白这一点,你就能理解他刚才的话了。”
劳斯说完,意味深长地看了多尼lun一眼,不再多言,转身快步离去。
留下后者独自站在原地。
方才的话像一阵疾风,吹开了多尼lun心中的迷雾。
奥观海年仅五十出头,属于妥妥的新兴势力。
即使卸任,也还有至少二三十年的政治生命。
不可能就这么开始养老生活。
因此,对于观海本人而言,让象党在2016年入主白宫、借此清理掉一批罗斯福主义或者克林顿派系的势力,把蓝色阵营的力量整合到他自己的派系下,或许才是利益最大化的选择……
如果上帝为我关上一扇窗,那就直接把房顶掀了
与此同时。
火炬实验室,地下测试中心。
自从一个月前亲眼见证了宏观负折射透镜的存在之后,张汝宁研究团队的工作方向就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出于最严格的保密要求,长光集团本部在表面上一切如常,arf-1800项目仍在按原有折反式路线推进。
然而实际上,那些厚厚的、凝结了无数心血的设计手册,已被悄然锁进了最深的档案柜。
张汝宁本人则带领一批最核心、最可靠的技术骨干,直接搬到了京城开展工作。
这一次,火炬实验室非常慷慨地借出了一部分空间,以便与长光项目团队紧密协作。
之前不让连海化物所那边派人过来,就是因为不想泄露负折射材料的秘密。
而对于张汝宁,自然不存在这方面的顾虑。
毕竟人家本来就是光刻系统的核心设计人员。
不过,协作归协作。
区区一个月的时间,倒是还不够两边搞出什么大新闻来——
负折射材料的存在确实简化了物镜系统内部的光路分布,但对于每一组透射/反射元件本身而言,需要关注的部分反而变多了。
而且,ga-(0001)的制造和成片本来就困难,而透镜组又不可能只包含平面镜。
如何把这种新玩意弄成曲面镜,也耗费了常浩南和栗亚波不少Jing力。
而此刻,就是检验结果的时候。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实验台中央。
那里正摆放着一台高Jing度的泰曼-格林型激光干涉仪。
从镜片支架的预留孔位来看,即将接受检测的,是一个三透镜系统。
其中一号位的融石英镜片和三号位的氟化锂钡镜片都已经被安装到位。
只剩下二号位置还空着。
希望大家下载本站的app,这样就可以永久访问本站,app没有广告!阅读方便
后期会推出留言功能,你们提交你们喜欢的小说,我来购买发布到本app上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