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 扶苏穿成宋仁宗太子 - 第163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若他?要开采石炭的话,会让吴老汉担心的事?情发生吗?

    狄青摇了摇头。

    伍长则恍然大悟:“对哦。”

    他?也?是乡里出身,日子过不下去了才来汴京当兵混饭吃的。也?就是这几年日子过太好了,吃饱穿暖还有书读了,竟然忘记了从前的日子是什?么光景了。唉,真是不应该。

    伍长甩了甩头:“那将军,咱们接下来怎么办?先去和?大部队会合吗?”

    狄青有点恨铁不成钢地看了他?一眼:“急什?么,待我把石炭的消息告知汴京。”

    狄青一贯是以冷静谨慎、不苟言笑的面目示人、治军的。唯独这句话末上?扬的尾音,透露了此刻雀跃的心情。

    ——

    扶苏收到狄青的音讯时,手中还有另一份未拆的信件——由鸿胪寺送来的,是辽国君主耶律宗真送来的国书。

    辽国的反应比扶苏等人预计得快一点。明明还在遭受雪灾之苦,但辽帝已经听闻了云州的变动,没有派兵,但修书一则发来谴责了。

    扶苏把两份信件同时夹在手上?,抬头看向了官家:“您想先看哪一份?”

    由狄青传来的,既然不是紧急军情,八成就是喜讯了。辽国的国书呢?不用想就知道,肯定是大片谴责的话。而且以辽国君臣的文?化水平,学不会宋人的风雅委婉,俗称“拐着弯骂人”,言辞大约相当直白?难听。

    官家捋着须,沉yin了片刻:“先看辽国的国书吧。”

    扶苏于是拆开了辽国的国书,递到了官家的手上?。借着空隙他?瞥了一眼,上?面字迹……很不怎么样,甚至比不上?刚八岁的自己?工整。

    他?心中嘀咕了一句:呃,不会是辽帝自己?写的吧?

    官家则展开了国书,从头开始认真端详了起?来。端详着端详着,他?的眉毛也?耷拉了,嘴角也?绷紧了。看到最后竟然握紧信纸,发出一声长长的叹息。

    “唉……”

    瞧得扶苏的眉头直上?扬:什?么内容能让官家露出这样的表情啊?他?好奇地踮脚,一边扒住官家的胳膊,试图一探究竟。

    官家皱着一张脸,把信纸丢给他?:“肃儿,你自己?看吧……”

    扶苏认真看了起?来。看着看着,他?的表情也?怪异了起?来。不出所料,辽帝的国书中果然对宋军借机“侵入”云州表达了谴责。但既不是如扶苏所想一般难听直白?,也?并非后世的外交辞令般充满了假大空。

    而是用一副兄长的口?吻,痛斥“弟弟”为什?么要背刺自己?,置亲情于不顾,在边疆作乱。难道我们兄弟和?平共处了几十年,真的要上?演“郑伯克段于鄢”的人lun惨剧了吗?做哥哥的我实在于心不忍啊。

    看得扶苏嘴角直抽。

    他?没猜错,这口?吻,这笔迹,还真是辽帝耶律宗真亲笔写就的。

    不过,扶苏总算能理解为什?么仁宗会做出那副表情了。并非被虚假的、不存在的“兄弟情”所困扰,而是信中所说的《澶渊之盟》以来的几十年和?平。

    虽然《澶渊之盟》签订得并不光彩,宋朝还落入下风,许诺了岁币……

    “但这几十年来,辽宋边境果然再无战火吧?”扶苏轻声说道。

    仁宗深深地叹息:“是啊。”

    辽国在北边坐大,宛如卧榻鼾睡。但在践诺守信方面算得上?极好的邻居。至少?他?约定了彼此和?平,就真的不再南下扰边。不像华夏之国往常的北边邻居一样,协议照签、亲照和?、边境照样sao扰。

    扶苏不是土生土长的宋人,自然觉得幽云十六州回归是自然之理。但对于仁宗和?同时代的很多人来说,几十年,就是半辈子、乃至一辈子,真要打破这安稳的平衡,需要极强的魄力、和?孤注一掷的勇气。

    “这招真是太狠了。”扶苏嘟囔道。

    “嗯?”仁宗回过神来:“肃儿你说谁?”

    “我大伯!”

    官家乃是真宗的独子,扶苏本?是没有亲大伯的。但结合刚才的国书上?,辽帝一口?一个“弟弟”,仁宗很快明白?了过来。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仁宗大笑完过后,安抚似地拍了拍扶苏的聪明头颅:“肃儿莫忧心,阿爹方才不过是一时感慨罢了。”

    他?在心中暗暗反思了自己?的失职:怎么能把动摇的一面展露给儿子呢。万一他?觉得朕这个当爹的软弱可怎么办?不行?!

    为了给扶苏吃定心丸,仁宗甚至主动见招拆招了起?来:“这国书中只字未提辽国己?身如何,末尾虽用威胁接尾,自比于郑伯,却连个确切时日都未提及,不过一句空话耳。”


下载app进行无广告阅读!

【1】【2】

添加书签

站长有话要说

希望大家下载本站的app,这样就可以永久访问本站,app没有广告!阅读方便

后期会推出留言功能,你们提交你们喜欢的小说,我来购买发布到本app上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