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服之下 - 第137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为什么要选择他?

    他在她心里,到底是什么样的存在?

    -

    第二日一早,城阳侯府又收到了许多来自东宫的赏赐。

    多是滋补养气的药材,从黄芪、当归,到山参、燕窝,林林总总十几种,皆是各地送上的佳品,穗儿和茯苓光是看了几眼,已凑齐了好几个药膳、补汤的方子。

    不过,这次过来的,不是尤定,却是很少出宫办差的余嬷嬷。

    自云英搬回城阳侯府,便几乎见不到余嬷嬷了。每回入宫,她都直奔宜阳殿,多和丹佩、绿菱几个在一处,偶尔看见余嬷嬷,也是远远的,见其带着其他宫女,从附近经过。

    今日正面遇上,余嬷嬷除了惯有的凌厉和冷漠,竟还有一丝难以压抑的怒火,看到云英,不禁冷笑一声,说:“娘子还愣着做什么?赶紧收下,老奴也好回去向殿下复命。”

    她在宫里做了二十多年的掌事,身上自有一种令下人们胆寒的气势,旁边的穗儿与茯苓都已吓得埋头下去,不但不敢发出一点声音,就连动也不敢动。站在稍远处的冯管事也瞧出余嬷嬷来者不善,提着神留心这儿的动静。

    云英却未被她的态度吓到,只笑着冲她行了个简单的礼:“妾只是有些惊讶,没想到会得殿下这般关心,一早便劳烦嬷嬷送来这么多药材,实在惭愧。”

    余嬷嬷听到这话,压在胸腔间的不快还是发作了出来。

    “当着老身的面,就不要说这些客套话了,娘子能哄得殿下不顾体面也要出宫与娘子私会,甚至连避子汤都不许再用,这点恩惠又算得了什么?还不是都在娘子的意料之中。”

    云英还是第一次看到余嬷嬷用这样失了体面的样子待人。

    她是先皇后身边的老人,平日在东宫,素来自居身份,虽然对一众下人皆不假辞色,但也从不多费口舌,随意责骂,今日的这番Yin阳怪气,实在有些反常。

    云英猜,定然是太子让她不必再准备避子汤的缘故。

    “嬷嬷,一切全凭殿下做主,妾从不敢有非分之想。”

    余嬷嬷如今正瞧不上她这副不温不火的样子。

    先前,她就是被这样的表象欺骗了,才会想要将其留在殿下的身边。谁知,殿下眼下已全然被迷住了。

    昨日,她听闻殿下出宫来寻了穆氏,心中担忧,便趁着殿下回宫时,主动询问,是否要命人送避子汤给穆氏,毕竟,这样的事,还是谨慎再谨慎,才能确保万全。

    可是,没想到殿下不但吩咐这一次不必送药,以后,也不许再给穆氏用那样的东西。

    她哪里能答应?

    要知道,穆氏出身敏感,若只是个小小宫女,时日长了,尚有可能入殿下后宫,做个低位的嫔妃,可如今穆氏已是圣上亲封的孺人,再加上先前与太子之间有过些风流传言,更不能再和殿下有什么瓜葛!

    若不服避子汤,当真有了孩子,该如何处置?

    然而殿下仿佛被蒙蔽了双眼,半点听不进她的劝说。

    她这才今日一早,主动接了这个差事,亲自出宫,来到城阳侯府。

    “穆娘子就不要与老身兜圈子了,”余嬷嬷冷冷道,“老身也提醒娘子一句,万要记得自己的身份,不要妄想那些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当初,是殿下给了娘子第二条生路,这不该是娘子报答殿下的方式。”

    余嬷嬷仍是那个永远站在太子的立场,将太子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的老仆。

    云英笑了笑,始终没有被激怒。

    毕竟,余嬷嬷猜得不错,她在太子身边的确有所图谋,甚至比余嬷嬷所想更加过分和大胆,一点也不冤枉。

    “多谢嬷嬷教诲,”她垂眼行礼,一如当初第一次入宫时的样子,“妾定谨记在心。”

    油盐不进。

    余嬷嬷冷笑一声,不再与她多言,带着随行的宫女转身离开侯府。

    -

    接下来,一连多日,云英都没再见到萧元琮。

    休沐过后,他便又恢复往日的繁忙,早出晚归,兢兢业业,勤于政务。


下载app进行无广告阅读!

【1】【2】【3】

添加书签

站长有话要说

希望大家下载本站的app,这样就可以永久访问本站,app没有广告!阅读方便

后期会推出留言功能,你们提交你们喜欢的小说,我来购买发布到本app上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