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花郎他今天后悔了吗 - 第218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婢女陪房们卖身给她,在这里不被认为是平等的人,可确实也是一种陪伴。

    甚至可能几代人的陪伴。譬如王保贵的孩子们,就是殷莳的家生子。

    殷莳如今有了自己的宅子,当然在自家宅子里守岁过年,给家里的人发红包喜钱。

    如今家里十几口人口,过年的时候殷莳开了席。

    没有外人就不必太讲究。殷莳和王保贵妻子、葵儿、蒲儿一桌。王保贵女儿和英儿两个小孩,和灶下的刘娘子、烧火丫头、两个粗使妈妈一桌。

    男人们一桌。

    只是这个社会也不能完全不讲究,中间还是用屏风隔开一下男女。但依然热闹。

    就算回家了三个,还有十五个人呢,怎能不热闹。

    王保贵妻子没怎么和殷莳打过交道,一开始还拘谨,后来发现殷莳不嫌她呱噪,逐渐才放开。

    “卖的不比在城里的时候差。”她开心的告诉殷莳。

    在沈家的时候,她做油果子,让孩子们拿到街上去卖。后来殷莳离开沈家来到西郊,这生意就做不了。王保贵妻子颇怅然。

    结果发现早上和下午官道上的人其实很多,尤其是早上,都是要进京城的人,天没亮就都是人影了。王保贵妻子便又开始做油果子,让孩子们拎到官道上去卖,虽然走到官道上稍远些,但也卖得很好。又可以贴补家用了。

    她的手很粗糙,是个很勤快的女人。

    殷莳喜欢勤快愿意付出劳动努力改善生活的人。

    “还可以试试做点别的。”她给她出各种点子。

    王保贵妻子得到很多启发,十分动心,都想试试。

    屏风另一侧,男人们互相敬酒,碍着殷莳在,不敢划拳,但酒是好酒,喝得开心。

    声音就不免大起来。

    虽然嘈杂,但也热闹。

    王保贵妻子怕殷莳生气,冲屏风喊:“你们小点声!”

    实则她自己声音也超大。

    殷莳莞尔。

    相比起来,沈家的年就没那么热闹了。

    当然也开家宴,婢女们团团来拜,领赏钱,带着笑说吉祥话,有那巧嘴的还会说俏皮话逗主人开心。但……就是莫名有种冷清感。

    可能是因为家宴的席面上只有三个人。

    一个四品官员,一个四品诰命,一个侍讲学士。

    这个家里也没有别的人能跟他们坐在一个桌子上。

    待婢女们都领完赏退下去,席上就更冷清了。

    沈大人看看妻子和儿子。

    沈夫人看看丈夫和儿子。

    沈缇谁也不看,垂眸啜酒。

    此时,“人丁单薄”四个字如此具象化。

    但想想,以前也是这样的。自沈老太太、老太爷相继去世后,很多年都是这样的。

    怎地就今年冷清了起来?

    想一想,自然是因为少了一个人。

    那个人喜欢在节庆的日子里打扮起来。

    她喜欢绣着金线的裙子。赤金的钗缀着宝石和珍珠,把笑盈盈的脸庞映得明亮。

    她总是能让人心情愉悦,

    她光是站在那里便让人觉得,嗯,这个家是过得很好的,很和睦很富足很兴旺。

    年年有余。

    沈夫人叹了口气,道:“我喊了莳娘的,叫她过来过年。她不来。”

    沈大人看到,沈缇握着酒盏的手顿住,他的嘴角竟然勾了勾,有了笑意。

    说不清是会心一笑还是嘲笑。

    如今事情都过去,沈大人再看儿子和前儿媳,便觉出来怪了。

    你说他两个无情,那绝不对。

    你说他两个有情,又很不对劲。

    不说非得凄风苦雨吧,但也没见过有情眷属被拆开,一个笑盈盈,一个淡淡然的。

    沈缇如今养气功夫已成,殷莳遇事镇定冷静,这都是沈大人愿意看到和欣赏的优秀品质。

    但这东西是用来对外和对事的,不是用来对夫妻对感情的。

    沈大人隐约察觉,沈缇和殷莳之间一定是有什么他不了解的情况。只是做公公的也不能过问儿子和媳妇的婚内细节。便是成了前儿媳也不成。


下载app进行无广告阅读!

【1】【2】

添加书签

站长有话要说

希望大家下载本站的app,这样就可以永久访问本站,app没有广告!阅读方便

后期会推出留言功能,你们提交你们喜欢的小说,我来购买发布到本app上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