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美人夫郎攻了后 - 第19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小夫郎的家铺的地板,地板上再铺地毯。

    外面才铺花砖,至于青砖他没见过,大约跟皇宫里的地砖差不多,再差也与京城大街上的青砖差不多。

    山上的树木属于村子,每人每年有砍伐数额。

    这里地处山区,最不缺的就是树木,往深处走一走,五十年百年的树木随处可见。

    黎源选了两种木材,二十年的松木,五十年的核桃木,松木拿来做桌子柜子和厨房置物架,核桃木拿来做床,衣柜和Jing巧点的小家具。

    黎源约好伐木人,上山选好木材,剩下的事情就是伐木人的,他们会负责运到镇上,送去木匠那里,新鲜的木材不会立马打造,要先泡水做防裂处理,Yin干后才是后续加工。

    黎源估摸全套家具打下来要等到入冬时。

    他打算秋季重建屋子,等屋子重建好,家具也一应俱全,这个冬季应该不会冻到饿到小夫郎。

    下山时黎源绕道看了看他的小灵芝,芝体颜色已经由淡黄色转为红褐色,但菌盖和菌柄还是软的,看得出姐妹俩一点不着急。

    黎源掩盖好灵芝,转去摘了花椒,采了野葡萄,又看了红薯等作物的长势,该浇水浇水,该施肥施肥,之前他属于出山不空篓,现在进山也不空篓,背着农具和肥料。

    回家前绕去石匠家,定了砌院墙的石料。

    农家一般用篱笆做围墙,种满藤蔓能起到阻隔视野保护隐私安全的作用,家境好些用石料,再好些用青砖。

    村长家就用的青砖。

    黎源不会刻意攀比,石料结实牢固还便宜,况且他本就打算种满爬藤,用青砖到有些浪费。

    黎源虽然选的石料,但用的花岗岩,这种石料很常见,河里圆滚滚的大石块便是,但他对花岗岩的尺寸有要求。

    说着黎源在地面画起来,主墙的花岗岩不能大于多少寸,拐角的不能少于多少寸,垫脚的又应是多少。

    石匠第一次见到这么讲究的,他知道黎源赚了点小钱,但人家没有乱花,粗里透着细致,是个会过日子的,不由高看两眼。

    谈好价钱,给了定金,黎源投入插秧的队伍。

    给村长家帮忙他没要银钱也没要谷物,只要了秧苗,村长媳妇私下跟村长嘀咕,懒骨头不懒后,变圆滑了,谁不知道,村长家的秧苗是好种。

    村长乐见后生上劲,不在乎这点秧苗。

    秧苗再好,种的过程不勤快,也得不到好收成。

    黎源给自家水田插秧时,村长家李婶家老郎中家都派人过来帮忙,加上之前帮过人家的,或多或少出了人,还有一头牛。

    四亩水田两天播种完,黎源没雇人,不用给银钱,最近是丰收季,也没人缺粮,他去镇上买了猪脚,每只篮子两只猪脚,一包烤制的花生,一包砂糖,一小壶黄酒,依旧由小夫郎装填,再搭配河边采来的野花。

    没人不喜欢黎家的伴手礼,篮子编得Jing致,花卉搭配得雅致,就连包裹礼物桐油纸上的草结也格外漂亮,不像寻常人家能编出来的式样。

    于是就有人托黎源问问小夫郎那式样是怎么打的,姑娘家学去以后嫁人体面,可惜小夫郎是男儿,不是媳妇,无论媳妇还是姑娘都不方便跟他走近。

    黎源倒是学了出去教人。

    很简单,就这样,那样,再这样。

    教来教去自己都不会了,大家哄堂大笑。

    常来找小夫郎的孩童们,有两个心灵手巧的孩子学了去,再教给家里的姐姐。

    大家见过那手法,一般人可学不会。

    插完秧,稻谷晒得差不多,打谷的打谷,舂米的舂米,微微的热风里,稻香阵阵弥漫。

    接下来的活路不会那么赶,但也没闲,病虫害防治,农作物管理,农具的维护和保养都是不能耽误的事情。

    为此村长特意将村民召集起来,让大家不要懒惰,注意天气,也让家里的婆娘把菜园子管理起来,不要聚集在一起说是非。

    黎源站在人群里偷笑,原来无论哪个时代都差不多,正笑得开心,他被村长抓出来,于是几百双眼睛全部笑嘻嘻地望向黎源。

    村长不是让他出丑,而是夸奖他痛改前非,浪子回头金不换,同时还不点名批评村子里几个好吃懒做的人。

    黎源早就收起笑容,一脸严肃的附和村长的话。

    眼神坚定的下一秒就要入党。

    可惜正经话没说到几句,一些胆子大的媳妇就笑嘻嘻的明知故问,“源子,你跟小夫郎都是男子,到底怎么生孩子?”

    此生孩子非彼生孩子。


下载app进行无广告阅读!

【1】【2】

添加书签

站长有话要说

希望大家下载本站的app,这样就可以永久访问本站,app没有广告!阅读方便

后期会推出留言功能,你们提交你们喜欢的小说,我来购买发布到本app上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