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27 春秋战国期间也有个别诸侯禅让侯王之位,尧舜古史,晦暗难明,这里描述的是王莽及时人的观念。
&esp;&esp;28 孟祥才《王莽传》第172页也认为此事是哀章所为,理由是王莽的登基诏书是急就章,可备一说。
&esp;&esp;29 《汉书·王莽传》,第4113页:“大神石人谈曰”云云,并没有明言是巴郡石牛。但王莽运到前殿的只有巴郡石牛和雍的石文,而且,石头具备了动物的形状,“人谈”才可信,没有动物形体五官的石头怎么能开口呢?所以这里的大神石应该就是巴郡石牛。杨永俊《禅让政治研究》第四章第一节也有其他论证,可参。
&esp;&esp;30 古人以“妇人”来表达褒贬,显然是一种性别上的污蔑,不符合当代价值观,特此声明。
&esp;&esp;31 古老的建除术,用来占卜吉凶。战国竹简已完整记录了建除十二神名称,有学者主张建除名称可以追溯至商。在日历上注明每日建除的做法一直延续至今。
&esp;&esp;32 云梦睡虎地、天水放马滩出土的秦简日书均有“定日……祝祠”等记录,说明这天宜祭祀等重大活动。
&esp;&esp;33 《西游记》第十四回“心猿归正 六贼无踪”:却说那刘伯钦与唐三藏惊惊慌慌,又闻得叫声师父来也。众家僮道:“这叫的必是那山脚下石匣中老猿。”太保道:“是他,是他!”三藏问:“是什么老猿?”太保道:“这山旧名五行山,因我大唐王征西定国,改名两界山。先年间曾闻得老人家说:‘王莽篡汉之时,天降此山,下压着一个神猴,不怕寒暑,不吃饮食,自有土神监押,教他饥餐铁丸,渴饮铜汁。自昔到今,冻饿不死。’”自王莽开国到唐朝肇始,大概是六百多年。
&esp;&esp;二、始建国传亿年
&esp;&esp;5传国玉玺
&esp;&esp;新朝还有四天就要开国,传国玺却还在王政君手里。
&esp;&esp;前番碰了壁,王莽便不好再出面,他让堂弟王舜去索要。王舜和父亲王音相似,为人谨饬温厚,深受王政君信任,也被王莽引为腹心。
&esp;&esp;王舜硬着头皮去见姑妈。王政君这次一改往日的亲切,破口大骂道:“你们父子、王氏宗族,都是靠着汉家才富贵累世,不报答就算了,还趁着刘氏凋零之危,夺取其国。真是猪狗不如!天下怎么会有你们兄弟这样的人?既然你们照着金匮的符命,当什么新朝皇帝,正朔服制都要变,那就去自己刻一个新玉玺,流传万代嘛,何必非要汉家这亡国之玺?不吉利!我是汉家老寡妇,旦暮之间就老死了,正打算拿这块玉玺陪葬呢!你们还是断了这个念想吧!”
&esp;&esp;一边痛骂,一边痛哭,八旬老人这番姿态,委实令人同情。旁边的女官们也垂头哭泣。王舜被骂得惊心动魄,眼泪早已止不住,俯身在地上哭。一向庄严祥和的长乐宫里竟然哭声一片。
&esp;&esp;过了一会儿,王政君的情绪平复了一些,王舜这才抬起头,噙着泪眼,对王政君说:“这事儿我们都和他说过,没用。王莽是一定要得到传国玺的,太后难道真能不给吗?”
&esp;&esp;王舜这话说得颇有些隐晦,似乎暗示说王莽巧取不得就会豪夺。王政君骂也骂了,她所不能承受的矛盾,是又希望王氏家族永葆富贵,又不想承担颠覆夫家的罪名。所以听到王舜这么说,她确实担心这事儿闹下去也不好收场,对于自己在王莽称帝上起了多么关键的作用,她很清楚。于是她吩咐取出传国玺,但还是不想好好给出去,竟然扔在了王舜面前的地上,说:“我已经老了,还能寿终正寝,你们兄弟就等着被族灭吧!”
希望大家下载本站的app,这样就可以永久访问本站,app没有广告!阅读方便
后期会推出留言功能,你们提交你们喜欢的小说,我来购买发布到本app上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