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首辅 - 大明第一首辅 第24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esp;&esp;“还不算蠢。”黎淳并没有从书中抬起头来,淡淡说道,“靠个泥板能写出什么字。”

    &esp;&esp;“那可就超过你给的十张纸了。”黎老夫人故意刺道。

    &esp;&esp;黎淳不为所动,镇定说道:“这也是考验,规行矩步之人,如何读书。”

    &esp;&esp;“二公子每次见了我都把纸藏起来,可要和他明说?”黎风问。

    &esp;&esp;黎淳冷哼一声:“吓吓他。”

    &esp;&esp;江芸芸自觉隐蔽地练了好几天字,总算字不会飘,也不会糊成一团,虽然写起来的字是没有笔锋的,但至少一笔一划,只是丑得像在坐牢。

    &esp;&esp;黎循传看过一眼后,面露难色,到底还是挑出几点优点大力安慰道:“还不错,我已经能认出这个字了。”

    &esp;&esp;江芸芸愤愤地咬了一口蒸饼过水抿着吃,盯着自己练了一上午的字,心里开始计算日子。

    &esp;&esp;自己已经在黎家呆了十八天。

    &esp;&esp;后面八天因为和江家撕破了脸,每天出门都有各种意外的好事或者坏事。

    &esp;&esp;不是有弱女子请求帮忙护送回家,就是有大汉故意挡她的路找茬,更有甚者还有人请她吃喝玩乐,每日种种,不言而喻。

    &esp;&esp;江芸芸每日斗智斗勇,来黎家的时间也越来越晚,幸好黎公这几日出门拜客,并没有心思放在她身上。

    &esp;&esp;昨日回小院时,陈墨荷说似有贵人要来,前院在大肆装修。

    &esp;&esp;江芸芸瞬间惊醒。

    &esp;&esp;——那个变态王爷要来了。

    &esp;&esp;——她的日子不多了。

    &esp;&esp;可她的字却没有任何起色,连黎循传都不能违心夸奖,黎公应该更看不上眼。

    &esp;&esp;每日路上的绊脚石越来越多,时间也越来越近,她夜夜难眠,嘴边已经急地上火。

    &esp;&esp;“你早上写的帖子呢,我给你看看。”黎循传见仆人走了,连忙说道,“你有些字已经有笔锋了,我再给你看看,能纠正的先纠正。”

    &esp;&esp;江芸芸把早上练得十张字帖拿出来:“有些字笔画太多了,我写大还行,字体一缩小就会糊成一团,这可怎么办?比如‘遷’这个字,还有‘擇’,我写起来左右轻重不一样,有点大小脸。”

    &esp;&esp;黎循传对她奇奇怪怪的形容词早已见怪不怪,仔细看着她写的字,伸手在比划连接处修改了一下:“可以在这里顺笔,这里拉太长了,转弯的笔画别太刚直。”

    &esp;&esp;“要是有简笔字就好了,写起来笔画少很多。”江芸芸随口抱怨着道。

    &esp;&esp;黎循传抬眸奇怪地看了他一眼:“当然有,但是科举不能写。”

    &esp;&esp;“已经有简笔字!”江芸芸大为吃惊。

    &esp;&esp;黎循传露出哭笑不得的模样:“你说的应该是破体字或者俗体字。”

    &esp;&esp;江芸芸一脸迷茫。

    &esp;&esp;“这些字起源于行书和草书,战国后便开始流行,汉朝的碑铭俗体字、唐朝的碑铭俗体字和经卷俗体字,还有宋元的雕版印本俗体字,这些字体一直在民间流传,汉朝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有一篇章专门收录俗体字,俗体字可以避开先人的名字避讳,也因为推广方便,书写简单,在民间广为流传。”

    &esp;&esp;江芸芸一直以为简体字是国家扫盲运动时才创造的文字,没想到早在战国便流传开了。

    &esp;&esp;“那为什么不推广?”她讪讪问道。

    &esp;&esp;“不是已经推广了吗?”黎循传一脸迷茫,但见他更迷茫的样子,想着他还不曾读书过,应该不了解,便开口解释着。

    &esp;&esp;“秦始皇推行“书同文”后形成了小篆,就是对金文与籀文的简化,直到西汉末年,小篆又慢慢被隶书取代,等到了魏晋,楷书出现,这便是我们现在写的文字,所以你看,现在的字已经简化过了,若是你说的是再简化的字,比如你眼前的这个‘遷’字可以写成‘远’字,但这都是民间用法,不能用到正规书写上的。”


下载app进行无广告阅读!

【1】【2】【3】

添加书签

站长有话要说

希望大家下载本站的app,这样就可以永久访问本站,app没有广告!阅读方便

后期会推出留言功能,你们提交你们喜欢的小说,我来购买发布到本app上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