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影轩内,檀香袅袅。吴道时负手立于窗前,望着庭院中渐深的秋色,背影挺拔却透着一丝难以言喻的凝重。吴灼坐在书案旁,面前摊开着备考的书籍,心思却已不在那些复杂的公式符号上。兄妹二人之间,弥漫着一种心照不宣的沉默,空气仿佛凝固了。
最终,还是吴道时打破了沉寂。他缓缓转过身,目光落在吴灼身上,语气恢复了平日处理公务时的冷静与条理,仿佛在分析一份至关重要的战略情报:“灼灼,母亲南下疗养之事既定,择地便是首要之务。程老先生建议气候温润、远离是非。现有上海、香港、重庆、武汉四地可选。此事关乎母亲安危与小树前程,更需置于当前时局大局之下权衡。我的身份,决定了考量必须更为深远。”他拉开吴灼对面的椅子坐下,双手交迭置于膝上,摆出了一副正式商议的姿态。
吴灼抬起眼,迎上兄长审视的目光。她知道,这不仅仅是选择一座城市,更是兄长在综合家庭需求、个人职责与党国战略后的一次关键决策。她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静而客观:“哥哥请讲。”
吴道时微微颔首,目光变得愈发深邃,首先切入当前最核心的局势焦点:“在分析具体城市之前,你必须对眼下南京面临的局面有所了解。五月签订的《塘沽协定》,虽暂时平息了长城一线的战火,但实则是我方巨大的退让。协定规定中国军队撤至延庆、昌平、顺义、通州、香河、宝坻、林亭口、宁河以南以西地区,??事实上承认了日军对热河及长城各口的占领,并将冀东大片地区划为非武装区。北平、天津已直接暴露在日军兵锋之下,唇亡齿寒,南京之危,迫在眉睫。”
他语气沉肃,指尖在桌上轻轻划出一条无形的线,仿佛勾勒出那条屈辱的停战线:“日军陈兵华北,虎视眈眈。南京虽为首都,地处长江下游,无险可守。一旦战端重启,日军极有可能沿津浦路南下,或溯长江而上,直逼京畿。??南京,已非安全久居之地。??政府内部,迁都之议早已暗流涌动,未雨绸缪,势在必行。此乃研判一切后方选址的根本前提。”
吴灼屏息听着,兄长冷静的叙述让她真切感受到国势的危殆与那份“天子守国门”的压力已逼近极限。
随即,吴道时才开始逐一分析备选城市,言辞间尽显军统站长对战略态势的犀利洞察与对党国利益的深层考量:
“??上海。??”他首先吐出这两个字,语气冷峻,“孤岛繁华,却是危城。租界虽可暂避日军兵锋,然龙蛇混杂,乃日谍、共党、各方势力渗透角逐之核心漩涡,变数极大。我党国力量在此虽亦有布局,但过于显眼,母亲若居于此,安全受制于外人,绝非长久之计。且一旦国际形势有变,租界地位动摇,则首当其冲。从党国战略而言,上海并非理想的战略后方依托。”
吴灼认真听着,脑海中浮现出林婉清曾向她描述过的上海喧嚣。她迟疑道:“上海西医先进,但母亲素喜清静,恐难适应。且哥哥既言局势复杂,安全确是首要顾虑。”
“??香港。??”吴道时指尖轻敲扶手,“英国殖民地,暂享和平,气候宜人。优点明显:安全,宜居。但正因其为英国属地,我政府力量难以直接、充分施展。母亲与小树寄居外人篱下,终非上策。且香港偏安一隅,与内地抗战主体隔绝,若战事绵长,于小树感受国难、砥砺心志并非益事。从培养党国未来力量的角度看,此非最佳环境。”
希望大家下载本站的app,这样就可以永久访问本站,app没有广告!阅读方便
后期会推出留言功能,你们提交你们喜欢的小说,我来购买发布到本app上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