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市井人家 - 大宋市井人家 第26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难道又要火烧灶房?”

    “娘您做菜那是糟蹋粮食。”

    “食客们罪不至此。”

    宓凤娘想起自己做饭不小心烧黑的厨房,摸摸鼻子,不做声了。

    有了这笔钱叶盏便开始寻觅开店的地址。

    原先在州桥夜市摆摊,要开店也最好是在州桥夜市周围。

    可是贵啊!

    你知道州桥夜市是全汴京城最繁华的地方,难道其他人不知道吗?

    周围的商铺一个月租金都要十两银子以上。

    “十两银子?你怎么不去抢更快呢?”宓凤娘咋舌。

    叶大富也反对:“你娘说得对。”

    叶盏摇摇头。

    叶家父母对于任何风险都非常恐惧,

    但不能苛责父母,他们的Jing气神似乎在经年累月艰难的寻女过程中耗尽,如今能拼命维持活着已经是拼尽了全力,丝毫没有半点多余的力气去思考前路。

    唯有她慢慢引导他们改变观念,帮他们重新燃起希望。

    “店铺要开好选址当然是重中之重,赁金便是贵些也无妨,肯定能收回来。”叶盏解释,“要不那些租赁”

    宓凤娘听完就觉得叶盏这番话说得很有道理,

    叶盏趁机给宓凤娘洗脑:“娘,这回被人污蔑下九流,上回还有人因此退亲,我们家先前是没办法,可总不能这么长久下去。”

    “我想的是先做生意,以后做大了家里乡下买地做回农户,家人后代也不再当贱民。”

    虽然今日那位裴老夫人说律法废除了贱民,但老百姓生活中根深蒂固的歧视还是避不开。

    一番话说得宓凤娘都惆怅了:“我儿,是不是还记挂着退亲的事情呢?”

    “放心,家里一定好好给你说个好人家,比那负心汉家里强一万倍一千倍,定然不会让你受委屈,在他家跟前扬眉吐气。”叶大富一唱一和。

    “别的不提,赵家你看如何?”

    怎么话题绕了一圈又回到赵小七那里去?叶盏仰倒。

    “男人对媳妇如何都随爹,你看赵员外对赵夫人那叫一个言听计从体贴照顾,赵小七有样学样也坏不到哪里去,有道是买猪看圈……”

    眼看宓凤娘要说个没完,叶盏连连摇头:“娘,您就别说这些了。”

    不过说到赵家她倒有别的问题:“我们家能不能跟赵家借些书本?”

    有了这些开蒙的书本,家里人也能读书认识几个字。

    “我想的是先攒钱开铺子,以后有了钱,我们家定要买田买铺做生意,总得会几个字才好。”

    大哥还读过几年私塾,二哥是就只会写自己名字和几个字,大姐和我们几个大字不识,连个货单子都不会写。

    这话说动了叶家上下,

    于是从赵家借了几个开蒙的书本,由叶大哥和叶盏来教大家看书写字。

    叶盏其实自己也连蒙带猜,她学的是简体字,这里繁体字好多都对不上,好在还有些基础,因此能勉强跟上大哥进度。

    学习痛苦之余,叶盏难免想,以后自己要在本朝推行简体字改革,再推行拼音,占据周有光教授的功劳。

    可惜很快她的畅想就被打断——一滴水重重落在脸上。

    呀!

    叶盏一抬头看见屋顶的大洞。

    汴京城的雨季到了。

    宓凤娘舍不得花钱寻泥瓦匠,使唤丈夫上墙修了房顶,但技艺总归不专业,因此叶家的房屋到了下雨天总会漏雨。

    索性把家里的锅碗瓢盆都搬来在落雨处,听取滴答声一片。

    叶盏翻了个身,索性睡不着,便跟玉姐儿讲讲如何做菜:

    “做宴席呢,讲究食材高级,用料十足,好比干贝扒乌参、干贝黄rou粉丝、红烧比目鱼、佛手燕菜、鲍鱼裙边、松鼠桂鱼、芙蓉鲍片、乌参扒鱼肚、酿海盖、蟹黄鱼肚、虾子鱼唇、酥炸驼峰、紫鲍烧驼掌、姜芽豆豉鸡。”

    玉姐儿馋到用手挠床单。

    “先来一道干贝扒乌参,将乌参开水下锅烫一遍,找一个砂锅,先放四根筷子垫上竹篦子,再放上乌参,再放一层竹篦子,放上干贝、火腿、鸡块,倒入山泉水,大火烧开后小火煨烂熟。”

    玉姐儿听得津津有味:“然后呢?可以吃了吧?”

    “熟了还不算完呢,要将汤汁煸炒勾芡,干贝搓散,淋上鸡油,浇在乌参上。这才算是一道菜,有些摆盘Jing致的还要加上小油菜萝卜花装饰,一道菜色香味俱全,才是真正的讲究。”

    听得玉姐儿口水直流:“妹妹,我去灶房里看看有没有今夜剩下的饭。”

    说罢就起身和衣要出门,都顾不得外面还下着雨。

    宓凤娘睡得迷迷糊糊,还惦记吩咐一句:“叫你爹陪你出去。”说完又翻身砸吧下嘴,睡着了。


下载app进行无广告阅读!

【1】【2】

添加书签

站长有话要说

希望大家下载本站的app,这样就可以永久访问本站,app没有广告!阅读方便

后期会推出留言功能,你们提交你们喜欢的小说,我来购买发布到本app上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