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之从高考开始 - 第94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他本身也是那种比较容易满足的人。

    林叙不太经常出去吃,只有钱剩余比较多的时候会,比如他拿了奖学金的月份,手头就比较宽裕,林叙会请舍友们出去吃个面。

    他们宿舍拿奖学金的不止他一个,林叙请人的同时,也能到舍友手里蹭到一顿饭。

    吃过早饭,林叙心满意足地去了教室,卫强和华洋他俩一见他就指着问:你是不是吃rou了?

    林叙:?你们鼻子这么尖?

    林叙啊,吃rou的时候能不能考虑考虑我们这些吃咸菜的?

    林叙拿出包,和包里的一袋rou包子:所以你不要?

    要!几人从林叙手里接过包子,高高兴兴地分了。

    包子还热乎着,用纸包着,纸上都渗出了油。

    是不是转弯那家的?他家的rou包和菜包都好吃,萝卜丝包也好吃。

    华洋揉揉肚子:我本来觉得早饭已经吃饱了,现在看,再吃一个rou包也不成问题。

    你吃不下我来替你吃。卫强已经把包子皮咬破了,确实味道不错。

    在老师来之前,他们坐的这一排都在吃包子,天冷了,门一关,教室里的味道一直不散,教授来了先闻了两下:转弯那家的包子?

    几人:

    下次可别在教室吃了,叫人课上得没滋没味的。

    没吃到包子的同学表示深有同感。

    林叙:下次我绝对不带了。

    你可以不吃,但带是一定要带的。

    对于论文换了一顿rou包这个结果,林叙很满意,可他没有想到的是,他这篇论文居然还有后续。

    在造船的实际生产中,焊接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不仅对于大船厂,小船厂也是如此。

    位于山省的富民船厂最近就遇上了焊接方面的麻烦。

    50年代抗美援朝时期,这家船厂曾经接到过来自部队的订单,可进入70年代末之后,船厂的日子还不如从前,开工是有一阵没一阵的,也接不到大单,之前为了生存,船厂还开工做过一些民用产品。

    在79年这个关键节点,富民船厂就在考虑要不要军转民,以后专做民用设施。

    眼下大大小小的船厂日子都不好过,要用船的地方少,可老百姓对日用品的需求却是一天赛过一天。

    毕竟政策不同于以往了,以后票据能不能继续用都说不准。

    大名鼎鼎的嘉陵厂原本就是兵工企业,后来改做摩托车,在80年代做成了国内最大的摩托车生产厂家。

    而眼下,富民船厂又接到了一个修船的订单来自于地方的一艘挖泥船的订单。

    挖泥船众所周知,基本应用于河道清淤,挖泥船最重要的部件则是泥斗,泥斗和泥土接触最多,也最容易磨损,富民船厂是这附近唯一一家有修挖泥船能力的船厂。

    60年代末,富民船厂就修理过一艘挖泥船的泥斗。

    这笔订单过来,富民船厂上下都挺高兴为今后的发展方向,厂里有过一阵争论,军转民听起来处处好,可富民船厂并没有相关生产经验,工人们大多只会造船修船,干的活并不算太Jing细。

    现在的主要矛盾是,眼下富民船厂没有太多熟手工人,老一批工人年纪都大了,新一批又没有什么修挖泥船的经验。

    何况送来的这艘船本身也有毛病,以富民厂现在的技术,确实修不好。

    之所以产生军转民的争论,也和现实息息相关,要是富民船厂能重现以前的辉煌,订单不断的话,倒不必考虑民用品,可眼下,他们如果连泥斗都修不好的话,厂里也只能走民用品这一条路线。

    多数工人还是想继续造船。

    别的不说,在船厂干活,说起来都比加工布料面盆这些好听些。

    而且他们船厂不是不能造面盆,有钢有炉子,想造什么都行,可那造面盆的厂却是造不了船的。

    等泥斗修理开工之后,工人们发现,难点在焊接这一块,以他们目前的技术,泥斗焊得不够结实,再过段时间还是会坏,如果要摸索新技术的话,不谈琢磨技术的时间,要在预定工期完成就很困难。

    现在已经快到冬天了,河道清淤就指着这阵子,挖泥船修不好,富民船厂恐怕连地方上的订单都接不到,军转民这条路线就是板上钉钉了。

    咱们厂就没有一个会焊的吗?

    厂长为此都发了一通火。

    可发火也没什么用,除非厂长自己亲自上阵焊,可他没这个技术,还是得指望工人们。

    到最后,一个前几年接班的小年轻推了推眼镜:我这儿有一份焊接指南,指南上讲了不少焊接方法,要不咱们试试看?

    对小年轻的想法,工人们一开始有些看不上。


下载app进行无广告阅读!

添加书签

站长有话要说

希望大家下载本站的app,这样就可以永久访问本站,app没有广告!阅读方便

后期会推出留言功能,你们提交你们喜欢的小说,我来购买发布到本app上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