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姬难养 - 第50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林染:聪慧绝顶!

    谢韵仪哼声:我一个寻常人,当不住你这句夸。

    林染认真道:你当得起,你的聪慧凤毛麟角。我只是有许多夫子想尽法子教。学个十多年,多迟钝的脑子也会简单算术。

    谢韵仪心绪沸腾,阿染,果然学了了不得的本事!

    竟然有许多夫子想尽法子教!

    国君的继承人,都没有这样的机会。

    阿染才十五岁,学了十多年

    字,阿染应该也是学过的,只是不知道中间出了什么岔子。像是蒙了一层迷雾似的,需要她教她一遍,才能祛清混沌。

    两年的时间,足够阿染认字,学完经书。算学阿染已然没人比得上,两年后科举,阿染必定居于榜首。

    谢韵仪劝得诚心诚意,阿染于经济策论一道,必定见解高深。并不需如何苦读,就能走到国君面前,一展才华,名传大梁。阿染可否告知阿清,为何不愿意?

    说到这,林染想起来了:梁国科举出仕是从何时开始的?

    谢韵仪还真不知道具体年份,想了想,不确定道:五百年肯定有了。

    林染记忆中,隋唐时候科举才开始。

    眼下梁国的生产力和农作物,与魏晋时候相当,竟然已经有五百年的科举历史!

    林染感叹:最先提议科举的必定是个惊才绝艳之人,国君睿智,采纳了她的提议。

    谢韵仪自豪:那当然!我梁国不容于世,自身稍弱就有豺狼袭来。居安思危,我们时时处于危机之中,定然不能昏聩。

    她看向林染,踌躇半晌,试探道:梁国虽然与邻国时有战事,中原国家新出的书籍和技艺,能弄来的梁国都会弄来。

    所以,阿染别好奇梁国以外的人和事,尤其是男人!

    我现在回答你的问题。林染笑笑,我对科举出仕没兴趣。

    谢韵仪定定的看着她,确认她是真这么想的,问:那阿染想过什么样的日子?

    林染没有一丝犹豫:轻松自在的悠闲日子,懒够了,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走过江山湖海,看看各处的人和事。

    谢韵仪没敢问这个各处,有没有包括梁国以外的地方。

    以阿染的本事,她想去哪里,就能去哪里。

    听起来不错。谢韵仪故作轻松的笑道,我若是前事了了,就和阿染一起。

    哼,没了了,阿染也休想丢下她!

    这个下午,林染成了算学夫子,教谢韵仪用阿拉伯数字。

    谢韵仪是个好学生,懂了其中的规律就会举一反三。越学兴趣越高,到做晚饭时间了,还意犹未尽。

    林染喝杯蜜水润润喉:我要去趟杨树村,找孙秀秀她nai买鱼胶,你去不去?

    谢韵仪:去!

    她可不想一个人在家闻臭。

    林染出空间,先准备晚上的饭。

    她用温水和开一团豆渣麦粉老面,加入新的豆渣麦粉,揉成面团,盖上粗布,等着发酵。

    想了想,她将面条放在大门前的小凳子上,心里安慰自己,这里离臭气源远,空气流通快。

    带上两块老面,一斤豆渣,一斤麦粉,林染和谢韵仪来到杨树村。

    孙莲正在门口择野菜。

    野菜生命力顽强,下了雨,还剩一丝生机的枯根立刻出苗长叶,几天功夫就能于田野上迎风招展。

    孙家这几日在地里点黄豆,顺便就能摘回不少。

    阿染,阿清,你们来了,快进屋里坐。孙莲满脸笑的起身,见谢韵仪身后没背弓箭,期待的问:可是还要箭支?我家黄豆点完了,萝卜葵菜不急,明天就可以做箭支。

    不是要箭支。林染将手里的竹篮递给她,这是一斤豆渣,一斤麦粉,你拿碗腾出来。我们这次来,是想找你买点鱼胶。

    买多少?孙莲边去厨屋腾碗,边纠结价钱。

    鱼胶她留着没什么大用,林染对她家有恩,她白送她都是应该。可家中境况实在不好。

    豆渣和麦粉倒进自家碗里,给林染带来的碗洗干净,孙莲提着竹篮出来,问:你们要鱼胶粘什么?要不我给你们做?

    粘鱼胶是个细致活,不熟的人容易浪费了鱼胶,还粘不好东西。


下载app进行无广告阅读!

【1】【2】

添加书签

站长有话要说

希望大家下载本站的app,这样就可以永久访问本站,app没有广告!阅读方便

后期会推出留言功能,你们提交你们喜欢的小说,我来购买发布到本app上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