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日化1981 - 大国ri化1981 第64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旦她成了,这个渠道他们就占住了,成功的几率有多大?有一点周渔说的是对的,她有南河省开门市部的批条,虽然不知道她是怎么弄来的,但这个允许起码以他的见识没有听说过。

    这就是独一份,独一份的情况下,已经有了成功经验,起码南河省的一百家店,他相信是可行的。

    这倒不是他盲目信任,实在是还有关键一点,周渔说到的点子上——这么好的渠道,他们需要付出的代价可太少了。

    两百罐麦ruJing,在个体户眼中,那是真多,可在生产厂眼中,加个班就有了。

    这么小的代价这么大的机会,即便他们习惯了计划经济,还不太适应市场经济,他们凭借本能也知道,不投是傻瓜!

    更何况,吴少学不由看向了周渔,大概她知道,她的说法实在太动人心魄了,所以直接停了下来,给大家讨论的时间。

    这会儿她正在旁边,跟她带来的人交谈,面色平静,井井有条。

    吴少学觉得,周渔也是可投资之人,你看看,原先是我给李处长面子,来坐一坐,按着原先的流程,你跟我聊的不错,我给你点货,让你挣点钱。

    但概念一出,立刻不同。

    现在是,我将货给你,为自己找了条新渠道,我对你有期望,我们之间有合作,我们是平等的。

    而且他可以预见,只要周渔起来了,说不定,日后就是他们去求着周渔多给点位置卖货了。

    但偏偏,没人能拒绝,这真是人才啊。

    所以,吴少学的话一落,同桌的许丽华和苏建生都点了头。

    剩下的保温瓶厂的柯建国厂长和锁具厂销售科科长郭跃坐在一起,蜂蜜厂销售科科长李红和箱包厂厂长薛丽芬、羊毛衫厂钱巩,钢笔厂销售科科长孙玉书坐在一起。

    这两桌也说的热热闹闹,更是频频看向周渔,显然也是动心了。

    至于皮鞋厂销售科科长王端文则自己坐在了一个桌子上,不停地看着那本彩印手册,他想什么,倒是看不出来。

    瞧着时间差不多,周渔才示意周三春和蒋学名将板子上的纸张换了,大家的注意力立刻被吸引过来了。

    这会儿,可跟刚才不一样了。刚刚只有吴少学出声,其他人都是观望,现在,其他人也开口了。

    保温瓶厂的厂长柯建国就问:“周经理,你们这又是什么?什么叫做定位,宣传,优惠政策,合作和维护?”

    周渔就笑着说:“说了这么多都是以后的事儿,现在还得落在实处,讲讲一号店到底是什么样的,为什么我们笃定会有人气,我们之间要怎么合作,我们一号店会为供货商提供什么。”

    这个大家当然感兴趣,立时听了起来,这些其实就是纯数据了,譬如周渔对于周边不远处百货大楼的人流量,成交率,购买倾向等调研等等。

    如果说开始是被周渔说动了,那么这会儿,大家是真的听得动心了。

    都做到这样详细了,怎么可能不成呢。

    尤其是周渔开始讲一号店布局,拿出了位置图,从一楼往上一层层讲,大家更是感兴趣,一楼还好说,都是副食,上了三楼的Jing品馆,周渔提出了体验的概念,像是服装厂羊毛衫厂和皮鞋厂的人,都坐直了。

    谁不知道试用好?但现在的供销社和百货公司,充其量让你试试外套,其他的,一概不可能,只能按着号码买。

    服装厂的许丽华就是女同志,她是太知道这个有多烦人了!

    李晓明刚刚在楼下,跟他们讲为什么要合作,说了一点,就是树立品牌。

    这会儿她立刻就想到了,全国都不能试,只有他们家能试,这就是大消息,别说一号店卖的怎么样了,就凭着这个消息,他们也可能出出名。

    许丽华直接就提问了:“周经理,你这个一号店挺好,你的门市部也很好,可是我们服装可不是日用百货副食,小门市部是不可能卖服装的,我们似乎只能在一号店。”


下载app进行无广告阅读!

【1】【2】【3】【4】

添加书签

站长有话要说

希望大家下载本站的app,这样就可以永久访问本站,app没有广告!阅读方便

后期会推出留言功能,你们提交你们喜欢的小说,我来购买发布到本app上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