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红梅小时候,不知是李国忠时常捣鼓中药,还是家中氛围温馨,康喜姐很少发病,大多数时候是个温柔可亲的母亲。
霞犇村靠海,人们以打渔为生。李国忠和李良友一个年富力强,一个正值年少,都Jing力充沛,勤勤恳恳,靠打渔让全家过上了相对富足的生活。
李红梅生来丑陋,但聪慧懂事,在悲剧没有发生之前,还算有个幸福的童年。
李国忠一天书都没有读过,不识字,闲下来最大的乐趣,就是听“有学问”的人讲书里的世界。他心胸豁达,淳朴开朗,和所有人都能聊上几句。
十几年前的霞犇村比现在落后得多,保留着原始渔村的风貌,偶尔有年轻的“驴友”前来游玩。
他们普遍是学生,也有工作后又辞职的人,到霞犇村住上一阵子,体验够风土人情后又离开。
村民们将他们叫做“外乡人”。
对李国忠来说,外乡人都是有文化的人。他喜欢将他们请到自家院子里,把李红梅和李良友叫出来,与他们喝茶、聊天。
外乡人里有个女白领,叫阿申。阿申说,知识可以改变命运,尤其是女孩子的命运。
当时,对出生在霞犇村的女孩子来说,命运就是嫁人,失去自己的身份。
李国忠听阿申说多了读书的好处,就问李红梅、李良友,想不想去外面上学。
李良友生来憨厚木讷,已经过了外出求学的最佳年龄,不愿上学,隻想当一个本本分分的渔民,等有了一定的积蓄,就正儿八经讨个老婆——而不是像父亲一样靠买。
李国忠很讚同。
李红梅才几岁,看着外乡人带来的书,眼中充满憧憬。
她说:“阿爸,我想念书,我想去外面念大学,像阿申姐姐一样当博士!”
李国忠很高兴,故意逗乐:“那红梅舍得我们吗?”
李红梅想了想,“舍不得。”
“那还要出去吗?”
“阿申姐姐不是说了吗,知识可以改变命运,我不想嫁人,等我当了博士,我就接你们去外面和我一起生活!”
李国忠哈哈大笑,唤来康喜妹,“看看,咱家女儿多有出息。”
康喜妹不大会说话,闻言只是温和地笑。
李国忠又说,“那阿爸和哥哥就负责给你攒学费。”
李红梅欢呼,“好!”
父子俩说到做到,为了家里唯一一个女儿,更加辛劳地出海。李红梅一天天长大,虽然长相确实丑陋,但看的书越来越多,不少外乡人都夸她聪明。
李良友二十岁时,结交了邻家女孩李春燕。
不巧的是,村长的儿子李书显也在追求这位漂亮的姑娘。
希望大家下载本站的app,这样就可以永久访问本站,app没有广告!阅读方便
后期会推出留言功能,你们提交你们喜欢的小说,我来购买发布到本app上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