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里果然卧虎藏龙。
那姑娘瞧着不起眼,没想到人家居然有省人广的工作经验,若不是囿于方言这块短板,这唯一的播音员岗位肯定非她莫属。
人外有人,她之前真是过于乐观了。
郁英荷继续做接下来的安排,“咱们今天先笔试,后试音。笔试需要……”
她的话才开个头,便被一个匆匆跑进院子的女同志打断了。
“不好意思,我来晚了。”苏瑾喘着粗气,满头大汗地跑进队伍里。
郁英荷看一眼手表,拧眉说:“这位同志,咱们公告上写得很清楚,九点整准时考试,这会儿已经九点二十了……”
“同志,实在抱歉。”苏瑾红着脸说,“我是下面生产队的知青,我们大队距离公社十里地,我没有自行车,是走过来的。而且我平时很少出生产队,所以没掌握好时间。”
见她跑得满脸通红,头发也一绺一绺地黏在额头上,郁英荷不忍心苛责一个小姑娘,便拿出一张表格说:“你先来填报名表吧。”
项小羽:“……”
她二哥去机械厂上班以后,偶尔会借用她爹的自行车往返。不过,今天早上,她爹连招呼都没打一声,就骑走了自行车,不知干嘛去了。
她跟宋恂出门的时候,二哥还在到处找车呢。
瞧苏瑾这副狼狈样子,看来自行车最终还是没找到。
所有人站在院子里,等待苏瑾填报名表。见她在工作单位一栏写的是瑶水村生产大队,郁英荷不由回看了一眼同样出自瑶水村的项小羽。
察觉到她的视线,项小羽连忙冲着人家回笑了一下,心里有点激动。
刚刚一听这位郁台长开口说话,她就认出声音了。
前些年,每天晚上九点,市人广有个《阅读与赏析》栏目,会赏析一些古典文学。开始破四旧以后,就转而赏析近现代文学和一些热门小说。
项家姐妹每天晚上都守着广播听讲,对那个播音员的声音特别熟悉。
项小羽觉得郁台长就是那位播音员,心里正为这个猜测暗自兴奋,就发现郁台长也在看她。
天呐,好激动!
项小羽还在脑补被行业大佬慧眼识才一眼相中的戏码,另一边苏瑾已经填完表格了。
郁英荷带着几人走进一间小会议室,宣布了考试规则。
“请大家在一小时内完成一则八百字左右的故事广播稿,以及一则不超过五百字的新闻广播稿。笔试的这两则广播稿,就是你们之后试音要用到的稿件。希望大家都能认真对待,尽量保证卷面整洁,用词准确。”
一位男同志举手问:“有没有主题要求?”
“故事广播稿可以随便发挥,但新闻广播稿要求与渔业相关。最好是与即将到来的春汛有关的话题。”
项小羽的视线在众人脸上快速掠过,见大家表情轻松,心知其余人也是提前有所准备的。
她不敢掉以轻心,接过工作人员发下的稿纸,便埋头认真书写。
最近全县都在准备开年第一汛,关于春汛的播报还是挺多的,项小羽提前写的那几个小作文几乎都与渔汛有关。
从其中选出篇幅最短的一则,以尽量简洁Jing炼的语言,完成了一份不到五百字的新闻稿,杵着笔帽思考片刻后,还很应景地取了一个颇有时下新闻特色的标题,《鼓起冲天干劲,迎接春汛生产——报南湾县的渔具准备情况》。
希望大家下载本站的app,这样就可以永久访问本站,app没有广告!阅读方便
后期会推出留言功能,你们提交你们喜欢的小说,我来购买发布到本app上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